國光客運基隆轉運站

縮圖裁切007、QLAB-Keelung-Bus-Terminal-_DSC0630.jpg
縮圖裁切007、QLAB-Keelung-Bus-Terminal-_DSC0630.jpg

國光客運基隆轉運站

$0.00
Add To Cart

PHOTOPDF

基隆國光客運轉運站

本案的前身為座落在基隆市忠一路上的國光客運大樓,為配合執行市府的都市更新政策,國光決定拆除服務超過五十年的站體大樓,並改設臨時車站於基隆火車站前的廣場之上,待未來北側的站體完工之後,再度拆遷進駐。

在受到國光客運正式委任「臨時車站」之後,業主說明此站體未來可能再度面臨拆遷的命運,為避免浪費的疑慮,興建經費受到嚴格的管制,甚至大幅度的低於市場水平,並且要求設計團隊必需在六個月內完成設計、請照、發包、施工及啟用,同時還需盡量降低既有乘客在新舊交替上的不便。

當我們著手構思臨時車站的規劃時,首先進行的就是重新解構既有站體的組織結構,抽絲剝繭的分析哪些是絕對必要的功能性空間,哪些可以透過合併或省略的方式加以刪除或調整,進而節省整體的費用。

後續經過一系列的拆解、歸類、重組,我們將原先多元複雜的空間型態降低減少到只剩三項:購票、辦公、廁所,過程中還順勢大刀闊斧的解構了傳統大樓的天地牆等基礎建設,最終只留下三座高低不一的圓筒量體,各自承載購票、辦公、廁所的基本功能。

為了在有限經費的條件之下同時兼顧工期與造價,我們除了沿用原大樓傳承下來的家具設備之外,還決定採用制式規格的輕鋼架建材進行臨時車站的設計與組裝,這樣一來除了可以減少客製生產的加工時間以外,二來還可以大幅降低營建過程的人時成本,最終再結合構造美學及細部設計,企圖為本案開創一個全新的交通型態建築。

在解決完基本民生必須的功能議題之後,直球對決的便是乘客等候的空間尺度以及預算編列的相對問題。除了配合站前廣場的基地輪廓順勢打造三角梯形的屋頂幾何以外,其遮風避雨的面積取決於營建經費剩餘的多寡,最終成果可謂是「形隨經費而生」的建築形體。

回顧本案,優越的基地條件輔以嚴重不足的經費預算,強迫我方跳脫既定的思考框架,進而開創完全不同的建築類型,是一個有趣的設計題目及解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