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綜合活動大樓
年份/ 2019 (competition)
地點/ 台灣 台中市 西屯區
合作顧問團隊/
專案顧問- 龔書章 教授
運動- 泰達運動顧問有限公司
水保- 富鴻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結構- 創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機電- 亟泰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空調- 協展冷凍空調技師事務所
綠建築- 台灣綠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東海大學是一所最能展現中國文化之美的現代大學校園。創立於 1950 年代,由貝聿銘建築師規劃了一個跨時代、中西合壁的經典校園, 爾後由陳其寬先生及張肇康先生共同協助設計落實。 提出了意象上富有文化內涵,實際上屬現代建築的願景藍圖,為台灣戰後現代建築開拓了全新的可能性。
東海大學以「中國的大學」和「人本主義」創校。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年代,因此唐代木造四合院最能表現純樸和泱泱大風,也能從中感受其細緻,並選擇鄉土民居建築為設計依歸手法,而非傳統學院派「宮殿式」風格。房子三間或四間合成一個院,彼此不會碰在一起,不斷創造實〔房子〕虛〔庭院〕交錯的空間。
陳其寬先生初到東海大學時,並非立刻就做建築,而是先觀察整個地形,認為應讓校園「地景」看起來有秩序,因此安排了建物的配置方式,維持建物與地形之間既有機又規律的秩序關係。造就了東海大學既有秩序又像是生活於樹林裡的今日樣貌。
體育區位於約農路西側,現有游泳池、田徑場、室外籃球場、風雨球場、室外網球場與一座體育館。
體育館為校園內重要歷史建築物。富有重要歷史意義與情感記憶。除了體育活動外,早期舉凡新生訓練、畢業典禮、聖誕舞會、校園演場會等大型活動,都在體育館內舉行,是所有東海人記憶中重要的生活場域。
同時體育館也是校園內罕見單棟建築物,原因為其本來規劃應連接一游泳池,而泳池至目前尚未興建,體育館內包含體育組辦公室、四座室內羽球場與一座室內籃球場,為目前校區內唯一的室內球場。體育館曾是校內最高大的建築物。為使其在觀者角度看來不那麼高大,採用了幾個辦法:1. 設置在下坡處 2. 基地下挖,降低絕對高度 3. 於前方斜坡地種植松樹,以達遮掩效果 4. 分割大片立面。
東海大學重視校園整體規劃,強調虛實交錯、富有層次感的校園空間,常以合院形式搭配空橋、廊道創造各式尺度的生活庭院。現況體育館為獨棟建築物,既不能圍塑庭院也無法解決體育區和生活區地形高低差異的問題,因此體育區內各設施與宿舍群的動線長期斷裂,難以到達。因此,我們決定創造當代和院,同時連接水平與垂直方向動線並且規劃數個不同尺度、不同高層的立體庭院,支援多種不同性質的活動發生。
不僅如此,本設計藉由廊道的設計提供更多交會的可能,創造不同高層的不經意相遇,延續東海人藉由廊道串起的東海精神。而緊鄰原體育館的體育辦公室,經由老屋新生的設計,由本來相對於現存體育館的背面空間,轉換成合院的正面焦點,創造原體育館和新建的綜合活動大樓的對望關係,開始新時代的空間對話。
此次的構造是以當代的「輕」來呼應1950年代張肇康先生設計的體育館的「重」。
主場館屋面結構採鋼結構,屋面斜向主梁與雙排混凝土柱接合處採鉸接 (pin)。於斜向主梁下方設置預力鋼棒,預力鋼棒採圓拱型的配置,利用鋼棒的預拉力平衡屋面因自重下對柱產生的外推力,此外於風力作用下可藉由鋼棒的拉力達到平衡風升力的效果。透過「構築」來進行當代與歷史的對話。
由貝聿銘、陳其寬以及張肇康三位先生共同規劃的東海大學,是華人世界中最具文人氣息的經典校園,因此當面對「東海大學綜合活動中心」的競圖提案時,我們的態度是尊重而謙卑的,在設計上,為充分呼應東海校園既有的紋理、軸線及院落關係,相對提出的整體規劃是既熟悉又創新的合院型式,建築隨著緩坡順勢構成立體院落,因此,人們可遊走於錯落有致的天橋穿廊,活動也不斷發生在層落交織的空間當中。
相信東海的建築必須回應其特殊的人文地景,而不是簡單暴戾的鑲入龐大量體,更不是漫無目的的回應空間機能。
除此之外,我們特別尊重由張肇康先生所設計的體育館,並試圖將原本的背面量體進行軸點的反轉,由本來相對於現存體育館的背面空間,轉換成新建合院的正面焦點,進而促成一種新舊對望、當代與歷史的空間對話。構造上,我們以三角屋樑鋼構的「輕」,來呼應舊體育館三角混泥土屋樑的「重」。採取的是一種內斂安靜的態度與對話。
此次「東海大學綜合活動中心」競圖一案,我們以尊重而謙卑的態度,順應地形,並以「層顯的構築」回應了東海校園「沉潛的理性」。
Q-LABer’s time
working in process…
This’s how we thought, how we work, and how we make it!
對話-節錄自社群媒體
正因為一直對我的母校—貝聿銘、陳其寬和張肇康三位先生心中理想的現代人文校園『東海大學』—有著很深的感情,也對2017年東海建築系所辦的「第一代東海校園規劃展覽—『沈潛的理性』」,一直希望能深刻回應;再加上這次基地上的東海體育館和草坪,正是我青年時期每一年的搖滾聖地和聖誕舞會的啟蒙場所。
因此,我答應了Borden的邀請,兩個月來熱情地加入一起想像和設計了這個讓人熱情澎湃的競圖!
我們這次以一個『層顯的構築』,來回應當年的『沈潛的理性』;以及60年前三位先生心中的理想人文校園!
我們以一個當代而樸實的現代合院和一個大屋頂,來回應張肇康先生的「體育館」,並留給體育館該有的時代定位!
我們以一個看似空闊的合院,在和緩錯落的剖面之間,等待未來的所有校園活動!
未竟之功,著實可惜!
非常期待在這次這麼難得而且有意義的之後,東海大學能以此次的競圖舉辦公開討論會,作為未來當代東海校園的開始!
東海校園新建築
東海大學創校初期的校園建築是臺灣戰後最可貴的現代建築文化資產之一,其重要性是無庸置疑,但如何承襲舊校園發展新建築,以面對今日學校空間之需求,卻是個難題。
回顧創校初期的校園規劃,承襲了現代建築的理性主義和形態學空間紋理(morpho-typology)的概念,以簡潔有效的合院配置,建立標準化的營造系統、成熟的工程細部,開闢了戰後本土建築現代化的新方向。
可惜其後繼者並無延續其概念。隨著臺灣社會西化的加深,這個洋化的學校拋棄傳統比別人更快,新建的校舍更是喜歡流行風格,始終陷於形式主義的桎梏,逐漸地創校時期所擁有的獨特校園建築傳統消失迨盡。
在上週舉辦的東海綜合活動中心競圖作品方案中,我意外發現了一個難得的形態學式的無形之型(form less form)的方法置入校園:設計者以理性建築形式解決其內部複雜的功能需求,巧妙的空間層次上下安排與原體育館的多重對話,同時呼應了新舊校園的空間紋理關係。可惜這個方案,最後並未獲得評審採納。
(期待大家提出不同的觀點,形塑社群媒體公共論域!因爲東海大學的創校建築是臺灣的重要文化資產,是全民必需關懷的大事件!)
Q-Lab以「沉潛的理性、層顯的構築」準確地詮釋了東海校園歷史與空間脈絡的核心精神,是唯一一個將綜合體育館多樣、複雜機能,統合在以對稱合院、雙坡屋頂完整的傳統形制下的內斂方案,也是唯一積極面對其實當年張肇康先生未完成 (後方室內游泳池因預算不足未蓋)的舊體育館,把目前東側體育室辦公空間,轉變為師生休憩的公共開放空間來面對新的合院,用另一種更尊重的方式來完成關係轉化的新解答。在空間組織上也巧妙地運用地形高差,將院落由西邊的舊館向東的新場館層層下沈,或靜或動創造不同層級的活動平台,在不同高度上聯繫不同的功能活動,量體上實虛有致、尺度上疏密合宜,空間系統有條不紊,剖面上可以讀出空間關係的嚴謹。最後,在構造與結構形式上也仔細地處理了新舊對話的方式,除了外觀基本上延續混凝土框架加上清水磚牆的設計原則,主球館的大跨距結構卻刻意選擇了相對輕巧的張懸鋼構屋架,來對比於舊館混凝土屋架的重,讓傳統裡也能保持一種當代的新意。
這個設計方案無庸置疑地是非常專業而對東海這個獨特時空背景的現代校園,提出深具思想厚度的一種當代解答。但做為競圖的方案,顯然是有些大膽而冒險的,冒險之處可能來自兩個觀點:首先很容易引起“裹足不前“的解讀(或誤讀),它自身設定的良善目標成了被質疑的關鍵問題:極度理性地延續一個人文傳統的空間形制,是否對東海校園面對當代的學習模式與生活空間情境,依然是理想的解答?另外,在合院空間原型的理解上或有不同之見解,早期校園的完整合院出現在文理工學院,體現學院教學空間的文人理想實踐,而男女生宿舍的生活區就變成不同圍合程度的開放院落,以功能為主的舊體育館原本亦非以合院形式來設計構思,是否合院形制是準確而合宜的校園涵構詮釋?又是否適合體育設施這樣需要動態活力的空間需要?以結果論或許諸位評審心中有相當不同的理解判斷。
持續關注我們
Q-LAB 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電子報 -April/2019(all rights reserved to Q-LAB)